早前送餐行业在食品安全问题遭到曝光后,元气一度大伤,生意“插水”,不过近日广州日报记者走访广州地区送餐餐企行业情况时发现,部分有资质的餐企已经联合起来呼唤行业重生,有送餐餐企已经实行中央厨房式制作,并且搞搞新意思推出“将餐厅服务‘送’到你家”服务,送餐员上门为你铺桌布摆餐具,即使你脚不出家门,也能享受到餐厅的星级服务。还有餐企干脆自组送餐队伍和车队,购置送餐设备,全程为送餐安全“保驾护航”。

  不过,也有市民反映,虽然送餐餐企服务升级了,但价格也同样“升级”了,部分菜式暗暗地涨价了。另外,送餐员上门如何保证安全也引起市民担忧,只怕“引狼入室”。对此,餐企回应将对送餐员实行实名公开制,用户只需手机就能掌握送餐员动态。也有市民表示,虽然送餐餐企开始实行视频监控,但却没有公开监督投诉电话,担心视频监控不过是做做样子,实效不大。

  与之前的遮遮掩掩不同,如今送餐餐企变得主动得多了,最大变化就是将厨房四周密闭的围墙全部换成了通透玻璃,希望以此亲近消费者。广州日报记者走访餐企时看到,有餐企不惜重金打造“星级厨房”,按照星级酒店的厨房标准建设, 希望利用厨房这一卖点突围而出。

  在送餐餐企“晚1点”,其市内分布了四个中央厨房,中央厨房采用了落地橱窗式设计,让人即使站在厨房外,也能通过透明橱窗很清楚看到厨房内厨师们的一举一动。厨房内部结构也显得宽敞明亮,餐具摆放整齐。中央厨房采取即点即做的办法,顾客只要在手机微信平台上下单,厨师们接单后就立即开锅,厨房一侧也设计了海鲜养殖池,厨师可以即时打捞海鲜,即时烹饪,保证了海鲜的新鲜和安全。另外,所有筷子和竹签等餐具,都是经过消毒才装入筷子套。

  在另一家送餐餐企“虾厨”的中央厨房,厨房大门紧密,但大门两旁是大块透明的橱窗玻璃,厨师在玻璃后面准备食材,一些路过的行人也被吸引驻足,观看橱窗后厨房内部的情况。

  或许觉得通透中央厨房还不够彻底,记者看到,送餐餐企还投入资金安装了视频监控,在网络直播平台上不间断直播,只需拿着手机,就能实时看到厨房情况。

  如今只需在手机屏幕上轻点几下,你就能将餐厅“搬”回家。广州日报记者走访发现,在之前因为食品安全问题一度元气大伤的送餐餐企,在当前餐饮市场业绩下滑的大环境下,也要开动脑筋、挖空心思,推出各种体验式的服务,希望能在低迷环境下突围。

  有送餐餐企推出了高端送餐服务,主打“海鲜量贩”,以推出高端海鲜配送服务风靡各大写字楼和高档住宅区。记者在其微信平台上,挑选了海鲜菜式,输入就餐人数、地址,接下来就安坐家中,等候外送员上门。

  说时迟那时快,当外送员背着一个大箱子出现在家门前时,感觉还真与一般的外卖员差不多。可是当外送员将大箱子打开时,就让人感受到餐厅上门服务的尊享感:外送员先是为食客铺好了桌布,然后将餐食整齐地摆放在餐桌上,并且按照就餐人数逐位排好餐具,最后招呼食客入座后,将餐食的餐盖打开,展示在食客面前的是丰富的美食。在为食客准备好一切后,外送员方才离开,这时食客就可以舒适地在家大快朵颐。

  “俨然就是餐厅式的服务,当你以为外卖就是送盒饭时,那真的out了,事实上,餐企已经将餐厅的服务‘送’到了家。”白领刘小姐说,她甚至不用为怎样搭乘交通工具前往餐厅、穿什么衣服搭配餐厅的风格而烦恼,即使安坐在家或者写字楼,也一样能有餐厅的星级服务。

  “为了保证送餐安全和服务质量,我们还花了近百万购置了电动车和送餐保温装备,还有遥感测温仪,随时保持餐食的保温温度。”餐企CEO华杰勇说。

  记者还发现,高端送餐服务还不只是“高端送餐”这么简单,他们还会花心思为顾客带来惊喜,有时候送餐员会角色扮演成蜘蛛侠、蝙蝠侠、超人去送餐,给顾客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有时候送餐员也会为顾客送上鲜花、贺卡等小礼物,让顾客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感到了温馨。

  有市民发现,虽然送餐餐企提升了食品安全和各种服务,但部分菜价却悄悄得涨价了,涨幅不一。某送餐餐企提供了上门餐厅服务,但一顿海鲜餐却收费不菲,一份600克的逼格龙虾要240元,400克肥螺要78元,400克啪啪皮皮虾要118元,价格要比海鲜酒家贵,一顿饭下来,人均100元至150元,有消费者觉得“有点贵”。

  最近,另一家送餐餐企也因为成本上涨,调高了菜价,部分菜式平均提价了30%。其中最便宜的牛肉炒饭,也从原来的15元提高至20元。另外,餐企也提高了送餐门槛,订单30元起送。负责人解释,一方面是食材成本上升,另外一方面是最近更新了一批送餐设备,接下来还要加装监控摄像头,成本开支较大。

  记者查阅美团外卖,发现大部分线上送餐餐企的配送费已经稳定在5元,同时起送价基本维持在20元起。不过,大部分餐企都同时推出了折扣优惠,满25元减8元、满35元减11元、满60元减20元比比皆是,相当于变相减价。

  对此,市民接受和反对各半。有市民表示,如果送餐餐企能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他们还是愿意多花钱,换来食品安全。再者送餐有方便快捷的服务,也有成本压力,适当涨价还是能接受。“送餐餐企其实也不断推出优惠,相当于将涨价部分抵消了。”市民刘先生说。

  但也有市民认为,送餐餐企涨价太离谱的话,会考虑是否继续“帮衬”。“如果送餐比到餐厅就餐贵上50%甚至更多,那还不如去餐厅就餐划算。”白领钟先生说,送餐餐企也要根据市场反映定价,如果定价太高,消费者也会吃不消,最终遭殃的还是餐企。

  市民表示,有视频直播监控厨房一举一动是好事,但发现问题时却没有一个反馈机制,让监控成为了“做秀”。

  “刚下单,拿着手机,就能看到厨师接单后,开始忙碌烹饪的全过程。”市民张先生说,视频网络直播监控很方便,“现在我订餐时,如果优先选择有网络监控的。”

  但张先生也提出疑问,视频监控上是没有监督投诉电话的,就是说即使发现问题,也未必能第一时间反映给餐企。“有一次我在监控上看到厨房里有不干净的地方,但没有办法即时通知餐企,最终还是只能打电话告诉送餐平台。”张先生认为这种“直播”方式,未能真正建立消费者和餐企的联系,消费者还是处于“旁观者”的地位,对于餐企不能直接提出意见,因此收效甚微。

  有市民建议,在直播的同时,可以列出监督电话的提示,或者在直播信息上也加上监管部门和餐企的监督电话,这样更有效监督。

  记者走访也发现,并不是所有送餐餐企都会改造成通透式厨房,在体育东路,有的临街餐饮食肆的卫生情况相当糟糕,并且都是在四面围墙的密室般的厨房内进行产品加工,但一样有送餐车频繁出入,开展着送餐服务。

  过去一年,餐企营业度过了寒冬,不少高端餐饮都纷纷放下身段开始大众化经营。高端送餐服务则为餐企带来了新的经营方向。记者走访了解到,高端送餐服务不局限于写字楼BD半岛体育app、住宅的个人送餐,还有私人饭局、美食派对,甚至开办厨艺课堂,餐企借助“互联网+”技术,开拓出更多更广阔的市场。

  在一款叫“吖咪厨房”APP上,其已经化身社交平台,目前有厨艺课堂、私人饭局、美食派对三类服务。人们可以在展示厨艺的同时,还可以邀请陌生人到自家上门吃饭,甚至可以相约大家开美食派对。

  “送餐服务借助‘互联网+’获得的更多顾客互动体验,这是在传统餐饮业中无法做得到的。”“晚1点”CEO华杰勇说,“互联网+”为改变餐饮提供者与顾客的关系提供了可能,也有许多餐企正在利用“互联网+”开展更多餐饮界创新做法。

  O2O(即OnlineToOffline,是指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平台)是移动互联网兴起后的大趋势,看看美团外卖、饿了么这些外送平台,因为人均客单价低,也很受大家欢迎。据悉,“晚1点”作为中高端海鲜外送潮牌,打的就是本地生活O2O的互联网餐饮市场,“我们成立15个月,已经完成北上广深的市场布局,会员数10万。人均客单价270-300元,人均消费100元,这些月入6000元以上的中高端消费者,需要更极致的服务和口味。每4单有1单顾客主动晒图,就证明了我们的菜品和服务有惊喜,能让用户尖叫,他们才会愿意发朋友圈。”华杰勇说,亲切创新的体验式服务,以及严格的出品监管,让送餐企业在转型升级中尝到了甜头。

  目前让餐企感到最大便利的是,“互联网+”能为餐企带来数字化的准确管理,这为餐企的生产和服务提供了基础和保障。“送餐员几点出发、几点送达、几点返回都有客观的数据记录。通过线上评分系统以及顾客的朋友圈,可以看到送餐员有未受过顾客的表扬或投诉。”华杰勇说。

  在传统服务业,商家与顾客是一种过客的关系,但跟移动互联网结合在一起后,商家与顾客的关系发生了很大转变。华杰勇说:“餐企变得更加重视顾客的每一个想法和反馈,我们可以随时跟顾客有互动,关系会显得更加亲密。通过移动互联网,团队会了解到顾客的消费习惯、喜好。这些数据定期有人整理,贴到工作群,团队会提供贴心小小的服务。比如,客服号可以看到顾客的朋友圈,从蛛丝马迹知道今天是他的生日,配送小哥会送一个不期而遇的surprise。如果听到有用户取花螺时不方便,团队就会想尽办法在服务套装中加入新的工具。

  有餐饮业界人士表示,由于O2O电子商务的兴起和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网上订餐送餐业务急速扩大,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生活,增加了就业岗位(食品加工和送餐)。

  “但因为食品加工制作提供方与消费者之间相互隔离,中间仅有送餐者进行联结,消费者和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往往只看到送餐企业线上服务流程,而处于更上游的食品加工过程中原材料的来源、加工运输的卫生环境状况则不为人所知,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商业分析机构分析师梁荣德说,之前送餐餐企爆出食品安全问题,就是因为缺乏有效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不足所造成的连锁后果,给送餐餐企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梁荣德建议,当前送餐餐企的经营环境竞争大,消费者的选择也更加明智BD半岛体育全站,一些监管安全、食品安全的送餐餐企才会受到消费者欢迎,否则就会被市场淘汰。“送餐餐企也意识到这点,因此最近不少餐企都在改造内部厨房,希望主动接受监督,挽回消费者信心。”

  梁荣德建议,即使有了透明的中央厨房,一样需要政府部门继续监管,以及行业自律自查。“建议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和电子商务业务管理部门定期对送餐企业食品加工配送卫生情况进行检查并采取适当方式公示,同时食品原材料、半成品、包装材料的采购需执行严格的物料进出登记,做到所有原材料来源安全可追溯。”

  “食品安全是摆在最重要的位置,有了食品安全,才有餐企接下来升级特色服务,通过体验式的服务,成为吸引消费者的亮点。”梁荣德预计,由于改造厨房以及升级体验服务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一些中小型的送餐餐企未必能承受成本负荷,因此送餐餐企行业会有新一轮的洗牌,一些不合市场要求的送餐餐企会被清场。